close

20081214

唸建古所也已經快過完一個學期了

文化資產 古蹟 家鄉 社造 這些詞彙不斷縈繞

走了幾個老街 看了幾則人物故事

有些人有些事 感動不在話下

有些地方 留下歷史讓我們憑弔

不是沒有感動 不是沒有敬佩

但是

我不禁自問 我的家鄉 我的過去是什麼?

我的生長是在台北市區

所謂的老家 是以前過年會回去的屏東

有些什麼 似乎是血緣與家族的牽連

但是卻又有點讓人摸不著

有著客家血統 所以對於客家一詞會有多點情感

不會說客家話 沒有客家家族的生長背景

卻又讓我不能那麼自信的大聲說出"我是客家人"

看著父親對家鄉的眷戀情感

甚至願意在退休後返鄉幫忙

看到北埔天水堂的古先生

對家園的熱切 對在地的認同

在許許多多人出來大聲呼喊"保存"呼喊"文化"

我才驚覺 自己似乎找不到太強烈的認同與背景

人人都有童年 有成長的過去痕跡

我當然也有 但是

回顧童年 卻不太能套用在歷史與文化這個詞

找不到什麼客家的傳統 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文化

或許是有點點西方的一點點奇特的

我正在找

有時會欽羨那些生長在聚落的人

有時會欽羨那些家中保有特殊文化的人

因為他們正在文化的流行上

被大家看到 被積極的思考 保存與創造

太過都市的家庭成長 反而讓我有些許氣餒

說不出什麼值得推崇驕傲的歷史

找不到讓我積極去投入的片段與過去

總覺得少了份熱情

讓我對保存對古蹟都少了一點衝動

少了點說服人的道理與那份自信

不過 我從來就沒有否定 文化需要被記憶

看那些歷史文物 觸摸那些名勝古蹟 甚至讀一句古人心血

我們都能有深深的感悟

這是超越時間跨過國籍的

即使看的是古埃及的金字塔 亦或是印度的泰姬瑪哈

都不減我們對人類歷史長河的一段敬佩

甚至是對宇宙 對自然升起的敬謙之情

且讓我繼續找尋 繼續索思

對於文化的價值 對於自我的定位

對於我這個都市小孩的成長回憶

對於我進入建古所的意義

甚或是對於我熱愛的something的確切認知

 

人總在不斷尋找 不斷成長

過去定位現在 定位自我 定位未來

抱持夢想 追尋未來 但是別忘記我們肩負的過往

人總有過往 我也有過往

這個過往 不必是主流文化價值的 也不必是被別人看見的

只是需要記得 需要相信 需要更多一點的認同....

 

寫著寫著想起了蔣勳先生的那篇"失根的蘭花"

這是每個人都害怕的

怕失了根 怕沒有過去沒有歷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oodmorning1008 的頭像
    goodmorning1008

    飄揚的塵埃

    goodmorning1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